陳坤厚
1939年生於台中。1962年考入中央電影公司,與舅父同時也是著名的攝影師賴成英學習攝影。1971年升任攝影師,1972年為宋存壽的《母親三十歲》擔任攝影,以樸素而頗具詩意的視覺風格為這部電影添增了悲劇力度。其後李行的多部電影如《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原鄉人》等皆由其擔任攝影師,1978年更以《汪洋中的一條船》獲得第十五屆金馬獎最佳攝影獎。
1979年起,陳坤厚「攝而優則導」,與同為李行班底,思想、觀念較為接近的侯孝賢合作拍片,皆由陳坤厚攝影、侯孝賢編劇,兩人輪流擔任導演,推出一系列頗為賣座的愛情輕喜劇,如《我踏浪而來》、《天涼好個秋》、《蹦蹦一串心》……等,突破瓊瑤式愛情文藝片「唯美而不寫實」的模式。1982年,與侯孝賢合作的《在那河畔青草青》受到年輕影評人的讚揚,他們認為依據自己的意願拍攝電影的時機已來臨,便與侯孝賢、許淑真、張華坤合組「萬年青」電影公司,向中央電影公司提合作計劃,以低成本、小卡司的模式,拍攝了改編自 朱天文的同名小說《小畢的故事》。此片於1983年創下票房佳績,並得到當年金馬獎的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大獎,成為「新電影」的奠基之作。1983年, 陳坤厚更擔任《兒子的大玩偶》的攝影師,幫助兩位新導演萬仁、 曾壯祥解決映像上的問題,統一全片的攝影風格。在「新電影」風潮初期, 陳坤厚以其豐富的經驗與成熟持重的處事態度,與侯孝賢同為「新電影」導演群中的精神領袖。
1985年,與侯孝賢分別組合新班底,往各自的風格發展。其後陳坤厚每年拍一部電影,接連執導的有《最想念的季節》(1985)、《結婚》(1985)、《流浪少年路》(1986)、《桂花巷》(1987)、《春秋茶室》(1988)等,多由文學作品改編,展現其一貫溫和的人文關懷與完美的視覺風格。1989年後轉往電視圈,監製電視連續劇,但對於電影仍未忘情,2007年,執導電影《新魯冰花》及《1895乙未》。
吳珮慈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電影系副教授。法國巴黎第一大學電影暨視聽藝術學博士。曾任坎城影展市場展單元新聞局特約專員、電影資料館電影學術研究委員會委員、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兼任助理教授、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專任助理教授等職。研究領域為電影理論與電影美學、電影社會學、歐洲電影等。教授「電影理論與電影美學」、「歐洲電影專題」等課程。
塗翔文
知名影評人,主張電影如鴉片,一上癮就難戒。六年級生,搞不清楚是什麼世代,不愛信星座算命。喜歡影像,尤其最愛電影,酷愛各國各類型各種好電影,來者不拒……。個人部落格「塗翔文的影癮館」:http://blog.udn.com/steventu
曾偉禎
輔仁大學英文系畢業,紐約大學(NYU)電影研究所電影碩士。曾任輔大兼任講師、金馬影展國際影展策展及副秘書長,年代影視經理,金馬獎、台北電影節、金鐘獎及新聞局輔導金評審。電影劇本《鴨賞》獲新聞局優良劇本獎,劇本《睫毛膏》獲選公共電視人生劇展拍攝。。編譯有《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導演功課》、《信手拈來寫影評》《女性與電影:攝影機的兩端》、電影文集近作《從心看電影》。現為自由電影撰稿。
林文淇
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比較文學博士。目前擔任國立中央大學視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行政院新聞局電影處行銷中心諮詢顧問、國家電影資料館《電影欣賞》季刊學術版編輯委員會委員、國立中央大學《放映週報》總編輯、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電影文化研究室召集人等職。專長研究領域為:電影研究、華語電影研究、侯孝賢電影研究、電腦網路輔助英語教學。近年推廣主辦多項活動,包括:2009大學生影展、2008加拿大電影與文學研討會、2008電影英文營、2007當代加拿大電影校園巡迴展、2006生命教育巡迴影展、2004-2005青春台灣紀錄片全國接力展等。
林育賢
生於1974年,台灣宜蘭人,畢業於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曾經擔任廣告影片與MV製片、副導的林育賢,早在高中時期就已經喜歡自己製作故事或節目錄音帶送給朋友作為生日禮物,後來北上就讀世新時拍了一部短片,開始對拍電影產生了興趣,直到去看了吳乙峰的紀錄片《月亮的小孩》後才真正下定決心轉學改唸電影。退伍後,林育賢參與了吳米森電影《起毛球了》、《給我一支貓》、《月球學園》等片的攝製工作,讓他真正參與瞭解到電影的整個製作過程,也更加堅定了他的導演路程。
生性樂觀的他不以導演路為苦,在一邊工作賺錢一邊利用週末時間回宜蘭拍攝的情形下,前後花了約一年半的時間終於在2005年完成了首部紀錄長片《翻滾吧!男孩》。在苦無片商願意發行的情形下,成立了「翻滾男孩製作公司」,經過一番辛苦的努力與爭取,終於讓這部片得以在戲院上映;這部以劇情片的拍攝方式來拍攝的紀錄片成功吸引了許多觀眾買票進入戲院看電影,不但創下了台灣首輪戲院上映長達三個月的票房成績,更在次年於日本電影戲院上映。
在林育賢的作品中呈現了他個人對人文社會的細膩觀察,帶有豐富的省思意味卻又不失幽默風趣,爭取到韓國資金的首部劇情長片《六號出口》也是長期在西門町的觀察之下而產生的作品,是個備受矚目的新銳導演。近期紀錄片作品包括《種樹的男人》、《六局下半》等。
林泰州
1968年生於台灣台南市,目前於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任教。
早年從事美術裝置與實驗錄影創作,1988至1992年間美術作品曾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數次,包括現代美術新展望展、國際版畫雙年展、現代雕塑展等。近年影視作品獲金穗獎、台北電影獎、國際紀錄片雙年展、電視金鐘獎等獎項,並在多個國際影展獲獎及展出。
2000年拍攝紀錄短片《集集大怪獸》獲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新世代最愛獎,次年獲邀參加2001年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2002年公視電視電影《狂舞憂鬱》獲第59屆義大利威尼斯影展未來電影學會首部長片獎與第二屆新加坡亞洲電視技術與創新獎最佳攝影獎佳作。2005年費時三年所完成的實驗長片《垂死造物哀歌》獲邀參加加拿大溫哥華影展、韓國富川奇幻影展與美國紐約林肯中心影展等三十多個國際影展,獲西班牙短片影展評審團特別獎,並在台北光點電影院上映,2008年獲國立台灣美術館【青年藝術作品】購藏。2008年錄像短片《虛擬家庭》入選鳳甲美術館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
2006年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邀請製作《大台中紀事》紀錄短片《柳川之女》,為該影展開幕片之一,其後在2007年台北電影節全球華人影像精選單元放映,2007年入圍西班牙畢爾包短片與紀錄片影展國際競賽,2008年入選德國奧伯豪森短片影展國際競賽。2007年完成公共電視紀錄觀點紀錄片《書包裡的秘密》獲邀參加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銀狼獎競賽片、韓國釜山國際影展、國立台灣美術館【食飽未】亞洲藝術雙年展、2008 INPUT世界公視大展,並獲2007教育部教育影展評審推薦獎、2008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亞洲紀錄片金獎與美國影視金鷹獎。2008年故宮博物院未來博物館邀請製作兩部數位短片,並擔任國立台灣美術館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大台中紀事2—另眼看台中》總策劃與總製片。
林泰州電影網站:http://teacher.yuntech.edu.tw/lintj/
林書宇
1976年出生於台北。1997年畢業於世新大學廣電系電影組,美國加州藝術學院電影製作研究所(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碩士。從小便很愛看電影的他,看完楊德昌所執導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之後,首次浮現想要從事電影工作的念頭。曾擔任過鄭文堂、蔡明亮、鄭有傑等導演的副導演,2005年執導劇情短片《海巡尖兵》囊括金穗獎最佳劇情影片、最佳編劇獎,以及台北電影獎最佳劇情片。林書宇擅長在充滿戲劇張力的故事中,探索人性最根本的問題,讓劇中的角色真實觸動人心。2008年完成個人首部劇情長片《九降風》,榮獲第四十五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2008台北電影獎劇情長片評審團特別獎、最佳編劇獎、最佳新人獎、媒體推薦獎、2008上海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影片等多項大獎,並獲第21屆東京影展「亞洲之風」單元入圍、第33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參展。
陳正勳
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國立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博士生。現職中州技術學院視訊傳播系專任教師、中州技術學院電影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電影文化研究室執行長、國立中央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中映電影公司教育推廣部經理、2005教育部「麒麟影音創意平台計劃」策劃人、2005新聞局國片人口倍增計劃「青春台灣紀錄片全國接力展」影展策劃統籌、2004金馬獎台灣最佳電影「艷光四射歌舞團」校園行銷統籌等職。研究領域包括:紀錄片製作、美學與發行、影視產業研究、電影行銷研究、影展實務與研究、電影理論與美學、電影資料館學、戲院空間與經營研究、醫療與影像研究、愛滋病影像研究。
個人部落格 http://blog.yam.com/allen524
李偉文
身為牙醫師,他將開業的診所,變成擁有四、五千本藏書的社區圖書館,成為另類牙醫診所。他採行預約看診制,挪出一半的時間從事社會公益,成為多重身分的「自由人」。
他是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是一個擁有超級浪漫思維、超級正向思考的雙胞胎爸爸。他曾是公共電視董事、公共藝術委員、國家永續發展會委員、教育部環保小組顧問、行政院青輔會青年行動計畫諮詢委員、外交部NGO委員會諮詢委員……。
他的部落格人次已接近三百萬人次,近年來,平均每年有一百多場的演講邀約。他可以談非營利組織、樂活心靈、閱讀推廣、親子教養、自然生態、環境與永續發展,以及青年夢想家等主題。 他一生最希望擁有的兩樣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靠閱讀獲得,慈悲靠從事公益、服務人群得就。超強行動力的他,用內涵與熱情感染老師、家長與許多年輕人。
著有《我的野人朋友》、《你每天都在改變世界》、《與荒野同行》、《我在黃昏的日落前趕路》、《教養可以這麼浪漫》、《傾聽自己的鼓聲》,以及童書繪本《陪鍬形蟲回家》、《幫青蛙找新家》。
個人部落格 http://blog.chinatimes.com/sow/
蘇蘭
臺北女師專、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臺北市教育局語文領域本國語文輔導員(1988至今)、臺北市國語實小7年、民生國小18年教師,2006年退休。2002年7月榮獲「教育部中華創意協會創意教學國語文類特優獎」、2002年9月當選學年度臺北市特殊優良教師、語文卓越教師、年度風雲教師。曾任2006年廣播電視金鐘獎、2007年教育影展徵文比賽評審團召集人、2008年第三屆台灣國際兒童電視影展、2009年第三十一屆金穗獎、新聞局2008年國中小優良圖書、兒童文學童詩競賽……等評審。1980至2000年主持幼獅、中廣、漢聲(軍中)、台北、教育等電台節目20年、2008年每週日21:00~22:00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全國調頻網「悅讀越有趣」節目。現任國家電影資料館董事(2008.7.1~第七屆、第八屆)。
個人網站 http://sulanteach.msps.tp.edu.tw/
蘇蘭老師的語文領域 http://sulanteach.blogspot.com/
戴立忍
1966年生,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台灣中生代實力派演員,擁有豐富的電視、電影、劇場等演出經驗,重要作品包括電視劇《大醫院小醫生》、《白色巨塔》、電影《夜奔》、《經過》等。戴立忍演而優則導,2002年執導處女座《台北晚九朝五》,2008年推出第二部劇情長片《不能沒有你》,入選2009年初荷蘭鹿特丹影展的競賽片後大受好評,接連受到日本福岡影展、韓國全州影展、英國愛丁堡影展、西雅圖、以及丹麥、義大利、比利時等全世界各大影展的邀請。戴立忍希望可以藉由本片喚起台灣人的同理心,以及無論在多麼艱困的條件下,仍然不向環境低頭,為了自己的摯愛努力堅持下去的勵志精神,在現今這個最困難的時代,可以帶給台灣及全世界觀眾向上的勇氣與力量。
丁祈方
日本大學映像藝術創作碩士、日本大學藝術學博士。現任東方技術學院傳播藝術系專任助理教授兼系主任。研究專長為數位電影的表現、數位電影製作與技術、電影電視製作、導演實務。編導作品有《再見新樂園》、數位電影《平行圓》、擔任製片統籌短篇電影《Overnight, A Rose》。製作協調作品有HD電視紀錄片《海を渡る新幹線》、《海を渡った新幹線、その苦闘に挑んだ男達》、《最高時速300km/h!台湾新幹線》等。
李玲珠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碩士、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博士,現任高雄醫學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專長領域為魏晉玄學、中國哲學、生死學。著有《魏晉新文化運動──自然思潮》、《懂了,紅樓夢》,並主筆高醫e快報「一方清靜」專欄。
楊力州
1969年3月9日生。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畢業、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所畢業,曾經擔任復興商工廣告設計科專任教師,現為紀錄片工作者,亦擔任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講師及中華民國紀錄片發展協會理事長。
大二時正好台灣社運、學運蓬勃發展,於是買了攝影機開始拍攝紀錄,直到進入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就讀,讓他更堅定要拍紀錄片。楊力州的作品一向充滿爭議,從《畢業紀念冊》、《我愛080》到《過境》,他的作品一方面擺脫紀錄片沉悶嚴肅的刻板印象,以感性與趣味的手法,讓觀眾覺得精采好看;然而另一方面又勇於挖掘人們不敢逼視的赤裸情感與種種荒謬矛盾的社會制度,使得他的作品也帶著凌厲的批判刀鋒。
代表作品:《畢業紀念冊》、《我愛(080)》、《老西門》、《飄浪之女》、《新宿駅,東口以東》、《奇蹟的夏天》、《水蜜桃阿嬤》、《活著》(短片)、《征服北極》等。曾獲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亞洲電影促進協會特別推薦獎、瑞士國際真實紀錄片影展新感覺單元「最佳影片」、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公共電視特別推薦獎」、文建會紀錄影帶獎優等獎、金穗獎「優等錄影帶」、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等獎項。
林慧絢
美國雪城大學教育文化研究博士,現任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教授課程:多元文化教育:影像、教育與多元文化、媒體分析&多元文化、質性研究、多元文化教學策略、文化研究導論、社會學理論、文化研究專題:童年再現等。
教學部落格 http://blog.yam.com/lin_hh/
馬天宗
於娛樂暨文化創意產業工作超過20年,熟悉各種文化創意及娛樂項目,參與多項百老匯音樂劇、遊樂園區、表演藝術中心、電影電視產業等國際知名專案,工作性質包括專案開發整合、專案設計與製作、行銷、營運管理及顧問,服務對象包括多數國際級公司。
美國耶魯大學戲劇學院藝術碩士,主修劇場設計、技術設計及製作管理,曾參與太陽馬戲團、獅子王、西貢小姐、窈窕淑女、真善美等百老匯及同級製作。近年擔任2006 & 2008簡單生活節、2007台客搖滾嘉年華、2007海洋音樂祭、電影《囧男孩》等製作總監及監製。現任中子創新有限公司活動事業群總經理暨製作人、奧斯卡得主葉錦添先生之經理人暨製作人、台灣技術劇場協會常任理事。
王應棠
臺灣大學土木研究所碩士、比利時魯汶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領域與興趣集中在聚落保存、社區發展、家的意義與文化認同等議題。曾任財團法人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高級規劃師、交通部觀光局技術組設計規劃師、集美工程顧問公司工程師。
李達義
輔仁大學歷史系、紐約市立大學電影研究碩士、巴黎第一大學美學系DEA。曾任台北電影節,平日從事翻譯及電影文字寫作。著有《好萊塢電影夢工廠》(揚智),譯有《閱讀好萊塢:解讀電影空間》(書林)。
留言列表